《建设“韧性社区”,主力乡村全面振兴》学习总结一、课程背景与核心目标课程聚焦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的韧性社区建设,旨在通过系统化路径提升乡村社区抗风险能力与内生发展动力。针对当前乡村面临的经济产业单一、社会服务缺失、自然灾害频发等挑战,提出从“被动救助”转向“系统支持”的公益模式转型,强调社区多元要素的协同作用。 二、韧性社区的概念与多维体系1. 概念定义 2. 核心维度 1. 经济韧性:产业多元化(如特色农业、乡村旅游)、品牌化与市场渠道拓展。 2. 社会韧性:弱势群体照护服务、村民互助与应急响应能力提升。 3. 自然韧性:基础设施抗灾能力(住房、饮水安全)、农业适应性(耐旱作物)。 4. 治理韧性:联席会议制度、资源联动机制、预案管理。 3. 系统特性 三、韧性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1. 风险识别与调研 2. 共识建立与规划 3. 小项目切入与能力建设 4. 机制建立与资源整合 5. 评估反馈与持续改进 四、汇丰助力乡村发展的实践与启示1. 长期投入与模式探索 2. 战略聚焦与系统支持 3. 多方协作与资源联动 五、建设韧性乡村的意义与价值1. 风险应对层面 2. 长远发展层面 3. 公益模式层面 六、总结与展望韧性乡村建设是应对风险挑战、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。通过系统化实践路径与多方协作机制,乡村社区可逐步实现“扛得住风险、站得稳发展、走得远未来”的目标。未来需进一步强化社区主体性,推动资源持续下沉,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长效支撑。(文 郑东启)
|
GMT+8, 2025-11-2 19:52 , Processed in 0.030959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